加快生态环境建设 不断改善城市面貌
近年来,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,坚持“以水润城、以绿荫城”,以打造‘满城文化半城水、内联外通达江海’的中原港城为目标,依托城区内水系交错的有利地形,持续推进生态环境建设,不断改善城市容貌,提升城市品位。
一是突出滨河绿化特色,打造沙颍河生态精品景观。沙颍河穿城而过,是周口独特的自然优势。近年来,市委、市政府坚持保护优先、合理利用、适度开发的原则,相继建成了211公顷的沙颍河风景区,全面打造30公里两岸景观轴线和生态廊道。通过滨河特色的打造,把周口历史文化与人文景观相结合,使生态景观与现代文明相融合,成为游客游览观光、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,成为周口市亮丽的城市名片。
二是实施“一带四林百园”建设工程,大幅增加公园绿地面积,改善生态环境。对照《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》,针对公园绿地面积不足、分布不均衡问题,市委、市政府加大投入力度,通过实施一批重点项目补短板、弥不足。“一带”,即环城高速300米防护林带。“四林”,即森林公园、文昌植物园、铁路主题公园、建业绿色基地,在城北建设5000亩森林公园,城南建设1200亩铁路主题公园,城中改造完善2300亩文昌植物园,城东建设6000亩建业绿色基地。“百园”,即100处街头绿地、广场、游园。我市现有公园、游园、广场共100余处,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7.5%,已基本满足市民就近游憩、休闲、健身的需求。
三是实施道路提升改造工程,营造绿色生态城市景观。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骨架,为打造绿色林荫道路,市委市政府采用 PPP 运作模式投资建设,对七一路、八一路等市区主干道进行提升改造,在设置路侧绿带的中州路、周口大道、文昌大道等重点路段,增设绿道方便市民,打造绿色慢行系统。同时打造一路一树,一街一景,突出城市地方特色和风貌,使我市主干道基本形成了“路路树不同,街街有特色”、“三季有花、四季常青”的绿色格局。
四是积极推广立体绿化,促进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。出台了《周口市立体绿化实施方案》,在全市广泛推广立体绿化,实施楼顶绿植工程,中心城区完成绿植楼顶30余栋,绿化面积2.45万平方米。注重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,严格执行住建部《关于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意见》,从城市园林绿化的精细化管理入手,大力实施节水、节能、节地、节材等新技术。强调以乔木为主、植物造景为主,优先应用乡土、适生植物和本地苗圃苗木,栽植适当规格全冠苗木,严禁大树移植和反季节种植。
五是大力实施水体修复,积极推进水系生态治理工程。近年来,市政府成立了黑臭水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,编制了《周口市中心城区水系综合治理建设项目规划》,印发了《周口市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》《周口市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实施方案》《周口市碧水工程行动计划(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)》等文件,相继实施了沙颍河城区段(一期)综合治理、沙颍河城区段(二期)综合治理、中心城区水系综合治理建设项目和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治理项目,把流沙河、幸福河、等七条水系沿线河道疏浚、生态护岸、堤顶道路、沿河防汛道路改造工作纳入政府工作重点,不断挖掘“水文化”,做好“水文章”,凸现“水特色”。